2011年三月初趁著結婚蜜月選擇了東南奧捷八日團,然而捷克因為民族性的關係,沒有受到太多戰爭的破壞,所以其古蹟保存十分完整。觀光旅遊是捷克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,這也讓捷克首都布拉格相對其他歐洲國家算是一個頗安全的地方。除了布拉格外,這趟旅程還會拜訪溫泉鄉卡羅維瓦利、啤酒的故鄉皮爾森、世界文化遺產庫倫洛夫小鎮以及百威小鎮:布達維喬治。
整個行程是搭乘華航直飛奧地利維也納,從維也納拉車直奔布拉格。
中途停靠休息站讓我們下去休息,由於害怕搭飛機全程沒睡著一臉疲憊的我:
往遠處望處,歐洲色彩繽紛的建築映入我的眼簾:
雖然只是在高速公路旁觀看,但已經讓我們整團都期待盡快看到布拉格的美,波西米亞的浪漫⋯⋯超讚!
在捷克的第一餐是在一家名叫台灣飯店的中式料理,雖然覺得為啥要來歐洲吃中式料理,但在後面幾天吃完旅行社安排的捷克風味餐後,我想應該大家還是比較愛中式料理。
剛要轉春天的歐洲街道有種蕭條的感覺,和台灣不同是的給人十分乾淨舒適的感受,街上的樹都還是頂著光禿禿的樹枝:
在用完午餐之後,我們一行人便驅車前往來到捷克的第一個景點,位於布拉格古城區的聖維塔大教堂。從遠處山坡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壯觀的教堂,高聳的教堂矗立在最高點呼喚著我們。
而深深被這美景吸引的大夥們,所有人都是拿起相機胡亂的按下快門,試圖想要把眼前的景色藉由相機帶回台灣,不過美景帶給我們的感動這可不是相機能帶得走的。
往教堂前進的路,有著捷克的衛兵駐守,雄赳赳氣昂昂的衛兵搭配上長版的大衣真的是頗帥氣的:
雖然感覺台灣忠烈祠的憲兵隊整齊與動作流暢度完勝,但專注的神情還是值得我們拿起相機幫他們來幾張特寫。
經過衛兵後,我們來到了城堡廣場,廣場旁有著許多宮殿:《總主教宮 Arcibiskupský palác》、《施特恩伯格宮 Šternberský palác》、《馬丁尼茲宮 Martinický palác》、《施瓦岑貝格宮 Schwarzenberský palác v Praze》。
總主教宮正面:
布拉格城堡(Prague Castle)曾經是皇帝與國王的宮殿:
布拉格城堡前雕像特寫1 - 戴著皇冠的靈鷲獸:
布拉格城堡前雕像特寫2 – 制伏後拔出刀來:
從這邊可以眺望整個布拉格舊城區,密密麻麻的歐式建築讓人深深地被其吸引,每一棟建築仿佛都有其自己的一段歷史故事,伴隨著這古城區一起沐浴在時光的旅行中。
圍牆旁總是站著被這等美景吸引住的人們:
連綿的紅色瓦片無盡延伸到眼睛望不見的那一端:
城堡廣場上怎麼拍都很有文藝氣息:
因為結婚、朋友送了一管小小白,因此都沒做功課的我,居然在歐洲大部分時間都是裝著它在拍攝QQ,導致回國後照片被所有人嫌棄:
繞過城堡區後,我們來到了聖維塔大教堂前面,站在教堂前才發現什麼叫做連廣角端都塞不下的建築。
早期坐落於此地的教堂為羅馬式圓形建築,1344年開始花了好幾個世紀改建為目前所見的哥德式風格教堂,而後來也逐漸加入巴洛克要素。
教堂的大門,有著做工精細的華麗雕刻:
教堂內部:兩旁高聳的柱子加上挑高的屋簷,幾乎是歐洲所有大教堂的共通點。
而聖維塔大教堂最有名的莫過於教堂內的慕夏的彩色玻璃窗:
紅色為主的彩色玻璃窗:
藍色為主的彩色玻璃窗:
慕夏的彩色窗特寫 - 描述著聖經的故事,色彩豐富作工十分精細:
在教堂的上方,一樣也有彩色玻璃窗裝飾,透過彩窗的光線五顏六色,為教堂增添一絲神秘的味道:
彩色玻璃窗上的人物神聖不可侵犯:
教堂的牆面除了彩色玻璃窗外,大部份都是以樸實的大理石組成,只有少許與捷克相關的標記:
看看我旁邊的牆面就知道真的只能以樸素來形容:
難得找到一個金碧輝煌的角落,來張合照:
很常在捷克布拉格看到的圖案 - 捷克的國徽是由兩隻獅子和兩隻老鷹所組成:
教堂內的每一扇彩色玻璃窗都是由不同的人物與聖經故事所組成,而由於大教堂興建的時間十分長,所以有著各個時期不同工藝的風格。所以欲前往大教堂參觀的朋友不彷在每扇玻璃窗前駐足一會兒,仔細欣賞各式不同風格的作品。
參觀完教堂後,再步出教堂那一步抬頭望向天空:
需要超廣角才能裝得下大教堂(29mm端還是不夠):
每次看完這些照片都會後悔沒早點入手全幅機。
走出教堂後,導遊帶我們往下一個景點 – 查理士大橋前進,往下走的同時可以欣賞整個布拉格的美麗風景,萬紅叢中一點綠的屋頂:
三月的布拉格天氣還是偏冷,植物也慢慢的從冬眠中甦醒過來:
查理士大橋是橫跨伏爾塔瓦河位於捷克布拉格境內的著名橋樑,橋上有著許多小攤販與畫家,不過導遊提醒我們要多多注意扒手,尤其是旺季前往的旅客,橋上會擠滿人潮,背包最好背到前面。
橋上有著30多座的雕像,最有名的是五星聖約翰的雕像:
雕像下方被摸的發亮的地方是相傳觸摸後會帶來好運,所以被各國遊客給摸到閃閃發亮。
從橋上可以看到位於遠處山坡上剛剛參觀的聖維塔大教堂:
野生的愛因斯坦,讓我忍不住拿起相機偷拍:
橋上拍出去另外一座帥氣的雕像:
橋的另一側是一座古老的塔樓,而穿過塔樓後會抵達熱鬧的街區:
塔樓的另外一側:
在逛完查理士大橋後,導遊帶我們前往晚餐的餐廳,準備享用捷克風味餐。
前菜 – 摻著洋蔥的蛋花湯,十分好喝:
除了享用餐點外,還有捷克當地的民俗音樂舞蹈表演:
導遊請客,讓每個人都點上一杯飲品,而在出發前聽過捷克啤酒很有名,於是乎我點了一杯啤酒嘗鮮:
主菜鴨腿加上口感很像發糕的麵團,不過吃起來還是台灣的鴨肉好吃多了:
飯後的甜點,口感偏硬偏乾:
在享用完晚餐後,前往遊覽車停靠地點時,發現這個美麗的景色,只可惜導遊給的時間不夠,而且還差點有團員因此被放鴿子,真是讓人小無言。也因為這樣才促成後來我想要自由行歐洲的念頭,時間還是自己掌握最棒。